消毒剂检测

以下是消毒剂检测实验中常用的微生物推荐,这些微生物广泛用于评估消毒剂的杀灭效果和效力验证:

常用微生物

特殊场景微生物

    • 特性:一种芽孢形成菌,芽孢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常用于测试消毒剂对芽孢的杀灭效果。
    • 应用场景:医疗器械消毒、环境消毒等。

实验设计建议

  • 基础杀灭试验:采用悬液定量法测试对上述常见微生物的杀灭率,通常要求杀灭率≥99.9%。
  • 场景化检测:根据消毒剂的实际应用场景,选择相应的微生物和载体进行模拟实验。例如,表面消毒可选择不锈钢片作为载体。
  • 抗干扰能力测试:加入有机物(如3%牛血清白蛋白)模拟实际污染环境,评估消毒剂在复杂条件下的杀灭效果。

这些微生物和检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消毒剂的具体用途和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调整,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肠道微生物

以下是一份关于肠道微生物菌种的推荐列表,这些菌种在肠道健康、免疫调节、代谢功能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益处。它们涵盖了多种功能特性,包括益生菌作用、短链脂肪酸(SCFA)产生、胆汁酸代谢等。

肠道微生物菌种推荐

1. Alistipes finegoldii DSM 17242

  • 特性:革兰氏阴性厌氧菌,能够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有助于维持肠道屏障功能。
  • 适用场景:用于研究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以及其在肠道炎症中的潜在作用。

2. Alistipes onderdonkii DSM 19147

  • 特性: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参与肠道中的碳水化合物代谢。
  • 适用场景:适合用于研究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多样性及其对宿主健康的潜在影响。

3. Alistipes putredinis ATCC 29800

  • 特性:革兰氏阴性厌氧菌,能够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产生短链脂肪酸。
  • 适用场景:用于研究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及其在肠道健康中的作用。

4. Bacteroides caccae ATCC 43185

  • 特性:革兰氏阴性厌氧菌,能够利用多种复杂碳水化合物,产生短链脂肪酸。
  • 适用场景:用于研究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及其在肠道健康中的作用。

5. Bacteroides uniformis ATCC 8492

  • 特性:革兰氏阴性厌氧菌,能够利用多种复杂碳水化合物,产生短链脂肪酸。
  • 适用场景:用于研究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及其在肠道健康中的作用。

6. 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 JCM 7044

  • 特性:革兰氏阳性益生菌,能够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和乙酸。
  • 适用场景:作为益生菌补充剂,用于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功能。

7. Bifidobacterium breve ATCC 15700

  • 特性:革兰氏阳性益生菌,能够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和乙酸。
  • 适用场景:作为益生菌补充剂,用于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功能。

8. Bifidobacterium longum ATCC 25962

  • 特性:革兰氏阳性益生菌,能够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和乙酸。
  • 适用场景:作为益生菌补充剂,用于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功能。

9. Clostridium bolteae ATCC BAA-613

  • 特性:革兰氏阳性厌氧菌,能够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产生短链脂肪酸。
  • 适用场景:用于研究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及其在肠道健康中的作用。

10. Clostridium leptum DSM 753

  • 特性:革兰氏阳性厌氧菌,能够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产生短链脂肪酸。
  • 适用场景:用于研究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及其在肠道健康中的作用。

11. Clostridium scindens ATCC 35704

  • 特性:革兰氏阳性厌氧菌,能够将胆酸转化为脱氧胆酸,参与胆汁酸代谢。
  • 适用场景:用于研究胆汁酸代谢及其在肠道健康中的作用。

12. Collinsella aerofaciens ATCC 25986

  • 特性:革兰氏阳性厌氧菌,能够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产生短链脂肪酸。
  • 适用场景:用于研究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及其在肠道健康中的作用。

13.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ATCC 4356

  • 特性:革兰氏阳性益生菌,能够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
  • 适用场景:作为益生菌补充剂,用于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功能。

14. Lactobacillus reuteri ATCC 23272

  • 特性:革兰氏阳性益生菌,能够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
  • 适用场景:作为益生菌补充剂,用于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功能。

15. Odoribacter splanchnicus ATCC 29572

  • 特性:革兰氏阴性厌氧菌,能够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产生短链脂肪酸。
  • 适用场景:用于研究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及其在肠道健康中的作用。

16. Phocaeicola massiliensis DSM 17679

  • 特性:革兰氏阴性厌氧菌,能够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产生短链脂肪酸。
  • 适用场景:用于研究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及其在肠道健康中的作用。

17. Prevotella copri DSM 18205

  • 特性:革兰氏阴性厌氧菌,能够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产生短链脂肪酸。
  • 适用场景:用于研究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及其在肠道健康中的作用。

18. Ruminococcus gnavus ATCC 29149

  • 特性:革兰氏阳性厌氧菌,能够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产生短链脂肪酸。
  • 适用场景:用于研究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及其在肠道健康中的作用。

19.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ATCC 13419

  • 特性:革兰氏阳性菌,能够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
  • 适用场景:用于研究口腔微生物群落及其在口腔健康中的作用。

20. Veillonella atypica ATCC 17744

  • 特性:革兰氏阴性厌氧菌,能够发酵乳酸,产生短链脂肪酸。
  • 适用场景:用于研究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及其在肠道健康中的作用。

总结

这些菌种涵盖了多种功能特性,包括益生菌作用、短链脂肪酸(SCFA)产生、胆汁酸代谢等。它们在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功能、改善代谢健康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益处。如果您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或应用感兴趣,这些菌种将是理想的选择。

药典用菌

根据《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以下是微生物检测中推荐使用的菌种及相关说明:

推荐用菌

注意事项

  • 菌种来源:推荐使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MCC)或其他认可的保藏机构提供的标准菌株。
  • 传代要求:菌种传代不得超过5代,以确保菌种特性和活性。
  • 菌种确认:复苏后的菌株应进行纯度和特性的确认,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以上菌种及相关要求是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和2025年版的相关规定整理的,具体使用时应参考最新版药典的要求。

饲料与肥料菌种

以下是饲料与肥料中常用的菌种及其功能和用途:

饲料菌种

    • 功能:分解糖类产生乳酸,降低饲料pH值,抑制有害菌生长,提高饲料适口性和保存期;促进动物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
    • 适用场景:广泛用于发酵豆粕、玉米等高蛋白饲料。
    • 功能:分解糖类产生有机酸和芳香物质,改善饲料适口性;提供维生素B族和促生长因子,促进动物生长。
    • 适用场景:发酵豆粕、水质富营养化池塘等。
    • 功能:耐高温高压、抗逆性强,可在极端环境中存活;产生多种细胞外酶,分解饲料中的纤维素、蛋白质等成分,提高饲料营养价值;调节肠道菌群,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 适用场景:高纤维饲料(如秸秆、草粉)发酵。
  • EM菌(复合菌剂)
    • 功能:包含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等,具有综合调水、改底、促生长的作用。
    • 适用场景:综合改善养殖水质和土壤环境。

肥料菌种

    • 功能:快速繁殖,占据土壤空间,抑制病原菌生长;具有溶菌效果,可预防多种土传病害。
    • 适用场景:土壤改良、预防枯黄萎病、根腐病等。
    • 功能:分泌多种酶,促进土壤中有机物降解,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抑制土传病害,修复土壤。
    • 适用场景:土壤改良、连作障碍土壤。
    • 功能:固氮、解磷、释钾,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作物抗逆性,抑制土传病害。
    • 适用场景:果树、经济作物、连作障碍严重的土壤。
    • 功能:专性解磷菌,分解有机磷,提高磷肥利用率;促进钾释放,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
    • 适用场景:需磷作物(如油菜、大豆)、缺磷土壤。
    • 功能:产生抑菌代谢物,预防多种植物病害。
    • 适用场景:苹果、棉花、辣椒等多种作物病害防治。
    • 功能:预防真菌性病害,对镰刀菌、炭疽菌、灰霉菌引起的病害有良好防治效果。
    • 适用场景:多种农作物的真菌性病害防治。

使用注意事项

  • 避免与杀菌剂或消毒剂同时使用。
  • 保持土壤或发酵环境湿润,以提高菌群存活率。
  • 复合菌剂通常比单一菌种效果更好。
通过科学选择和合理使用这些菌种,可以有效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改善土壤健康,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实现可持续农业和养殖业发展。

抗病与生物防治

以下是植物抗病与生物防治类常用的微生物推荐,这些微生物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生防细菌

生防真菌

    • 功能:通过重寄生、竞争营养和空间、分泌抗菌物质等方式抑制病原菌。
    • 适用场景:番茄枯萎病、苹果斑点病。
    • 功能:寄生于植物线虫,减少线虫对植物的危害。
    • 适用场景:小麦、玉米、大豆的线虫病。
    • 功能:通过寄生在害虫体内,分泌毒素和酶,破坏害虫体壁,致死害虫。
    • 适用场景
      • 防治害虫:可用于防治多种害虫,如松树天牛、小地老虎、稻飞虱、玉米螟等。
      • 植物病害防治:对植物根结线虫病和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土壤处理:在小麦播种前,每亩用2亿孢子/克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4~6千克,拌细土或有机肥15公斤,均匀撒施,可有效控制地下害虫,持效期可达80天以上。
    • 优势
      • 对人畜无害,对环境友好,不污染土壤。
      • 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
      • 安全性高,对所有作物在任何时期使用都不会产生药害。
      • 可在害虫体内不断繁殖并传播,具有持续杀灭害虫的效果。

作用机制

  • 竞争作用:生防微生物与病原菌竞争营养和空间,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 拮抗作用:生防微生物通过分泌抗菌物质直接抑制病原菌。
  • 诱导植物抗性:生防微生物通过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增强植物自身的防御机制。
这些微生物在植物抗病和生物防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