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
Operation Guide
冻干菌种复苏操作指南
第一步:产品说明
第一步:产品说明
冻干菌种为微生物菌种的休眠形式,经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处理,处于低代谢状态,需通过复苏操作恢复其活性。
第二步:表面消毒与预处理
第二步:表面消毒与预处理
使用75%乙醇棉球对冻干管表面进行消毒,随后将冻干管顶端置于酒精灯外焰处均匀加热,以确保管壁温度均匀上升。
第三步:破裂冻干管
第三步:破裂冻干管
在加热部位滴加2~3滴无菌水,利用热胀冷缩原理使管壁产生裂痕,随后使用镊子或其他适宜工具轻敲破裂处,使冻干管开口。
第四步:溶解冻干菌粉
第四步:溶解冻干菌粉
使用无菌吸管吸取约0.2-0.5 mL液体培养基(根据《菌种说明书》中固体培养基配方去除琼脂成分制备)注入冻干管内,充分溶解冻干菌粉,确保菌粉完全分散于培养基中。
注意事项
• 无菌操作:所有操作应在无菌操作台内进行,避免污染。
• 接种量:接种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菌落的形成和分布。
• 培养时间:根据菌株的生长特性,适当调整培养时间。
• 温度控制:控制培养温度,避免过高过低影响菌株生长。
• 记录结果:及时记录菌落形态、培养条件和实验结果。
菌株培养物和冷冻保存管复苏操作指南
一、菌株培养物操作步骤
第一步:操作环境准备
第一步:操作环境准备
在无菌操作台内,点燃酒精灯,确保操作区域无菌。操作需佩戴无菌手套,保持操作台面整洁,避免交叉污染。
第二步:接种工具灭菌
第二步:接种工具灭菌
将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直至接种环完全变红,随后在空气中冷却至适宜温度,避免高温对接种菌体造成损伤。
第五步:观察与记录
第五步:观察与记录
定期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记录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如发现异常生长或污染迹象,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冷冻保存管复苏操作步骤
第五步:培养
第五步:培养
将试管斜面或平板置于推荐的培养条件下静置培养。对于生长缓慢的菌种,应延长培养时间至正常培养时间的双倍时长,甚至可达2周或更长时间。
注意事项
菌种经过冷冻保藏后处于休眠状态,需通过2~3代转接培养恢复其活力。大部分菌种在复苏后数天内即可生长,但部分菌种首次复苏时可能存在较长的延迟期。对于此类菌种,应将培养时间延长至正常培养时间的双倍时长,甚至可达2周或更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