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菌种名称 |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
| 菌株编号 | ATCC 13419 |
| 分类地位 | 厚壁菌门(Firmicutes)、乳酸菌纲(Bacilli)、乳酸菌目(Lactobacillales)、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 |
| 分离来源 | 口腔。 |
| 血清型 | 属于血清型IV。 |
| 形态与特性 | |
| 形态特征 | 革兰氏阳性菌,呈链状或成对存在。 |
| 代谢特性 | 能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如蔗糖、乳糖等。 |
| 不产生过氧化氢,不分解甘露醇和山梨醇。 | |
| 生长条件 | 可在含有葡萄糖、半胱氨酸等成分的培养基中生长。 |
| 培养温度为37℃。 | |
| 用途 | |
| 微生物学研究 | 用于研究口腔微生物群落和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
| 质量控制 | 作为实验室质量控制菌株,用于培养基、染色剂、试剂和鉴定试剂盒的性能测试。 |
| 临床应用 | 在某些研究中用于检测与感染相关的抗原。 |
| 培养与保存 | |
| 复苏方法 | 使用无菌注射器吸取约0.5 mL的培养液溶解冻干菌粉。 |
| 将菌液接种到培养基中,或接种至平板或斜面培养基上。 | |
| 在37℃下培养。 | |
| 保存条件 | |
| 冻干菌株 | 2℃至8℃保存。 |
| 活化菌株 | 建议在-80℃超低温冰箱中保存。 |
| 其他信息 | |
| 生物安全等级 | 1级。 |
| 应用实例 | 该菌株在某些研究中被用于检测与感染相关的抗原,但与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无交叉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