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菌种名称 | Veillonella atypica |
| 菌株编号 | ATCC 17744(= DSM 20739 = NCTC 11830 = CCUG 56974 = KCTC 3696 = CIP 107996) |
| 分类地位 | 厚壁菌门(Bacillota)、Negativicutes纲、Veillonellales目、Veillonellaceae科。 |
| 分离来源 | 人类口腔。 |
| 模式菌株 | 是。 |
| 血清群 | V。 |
| 细胞壁肽聚糖成分 | A31型,其中谷氨酸的α-羧基被腐胺取代。 |
| 形态与特性 | |
| 形态特征 | 革兰氏阴性厌氧球菌,通常以单个细胞存在,但也可形成短链。 |
| 代谢特性 | 具有乳酸发酵能力,可将乳酸转化为丙酸和乙酸。 |
| 与运动表现相关,通过将乳酸转化为短链脂肪酸,有助于提高耐力。 | |
| 可还原硒酸盐,参与硒循环。 | |
| 生长条件 | |
| 培养基 | 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CA-B)或Veillonella培养基。 |
| 培养温度 | 37℃。 |
| 培养时间 | 24-48小时。 |
| 需氧类型 | 专性厌氧。 |
| 用途 | |
| 微生物学研究 | 用于研究口腔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生态学。 |
| 运动科学 | 研究其在提高运动表现中的潜在作用。 |
| 环境科学 | 作为硒还原菌,用于环境修复。 |
| 药物敏感性测试 | 用于药物研究。 |
| 培养与保存 | |
| 复苏方法 | 使用无菌注射器吸取约0.5 mL的培养基溶解冻干菌粉。 |
| 将菌液接种到培养基中,或接种至平板培养基上。 | |
| 在37℃厌氧环境中培养。 | |
| 保存条件 | |
| 冻干菌株 | 2℃至8℃保存。 |
| 活化菌株 | 建议在-80℃超低温冰箱中保存。 |
| 特殊说明 | |
| 生物安全等级 | 1级。 |
| 基因组信息 | 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具有开放的泛基因组结构。 |
| CRISPR-Cas系统 | 该菌株含有多种CRISPR-Cas蛋白,可用于基因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