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 斑玉蕈 | 属名 | Hypsizygus |
种名或亚种名 | marmoreus | 其他保藏单位编号 | |
来源历史 | 华中农业大学菌种实验中心 | 收藏时间 | 2005-09-18 |
原始编号 | 真姬菇1号 | 原产国 | 中国 |
标记信息 | |||
资源归类编码 | 15152143104 | ||
模式菌株 | 非模式菌株 | ||
主要用途 | 分类;研究;教学 | ||
基本特征特性描述信息 | |||
特征特性 |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直径3-15cm,幼是扁半球形,后稍平展,中部稍凸起,污白色浅灰白黄色,表面平滑,水浸状,中央有浅褐色印隐斑纹(似大理石花纹)。菌肉白色,稍厚。菌褶污白色,近直生,密或稍稀,不等长。菌柄细长稍弯曲,长3-11cm,粗0.5-1cm,表面白色,平滑或有纵条纹,实心,往往丛生而基部相连或分叉。孢子卵白色。孢子光滑,无色,宽椭圆形或近球形,4-5.5μm×3.5-4.2μm。 | ||
具体用途 | 分类学研究,栽培农艺性状研究 | ||
生物安全等级 | 四类 | ||
寄主中文名称 | |||
致病对象 | 无 | ||
致病名称 | 传播途径与感染方式 | ||
分离基物 | 朽木 | ||
采集地区 | 培养基编号 | 0014 | |
培养温度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