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 Micrococcus aloeverae | 属名 | Micrococcus |
种名或亚种名 | aloeverae | 其他保藏单位编号 | |
来源历史 | 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彭方 | 收藏时间 | 2016-03-15 |
原始编号 | 7-10A | 原产国 | 中国 |
标记信息 | |||
资源归类编码 | 15131518104 | ||
模式菌株 | 非模式菌株 | ||
主要用途 | 分类;研究;教学 | ||
基本特征特性描述信息 | |||
特征特性 | 革兰氏阳性菌,能利用糊精、肝糖、吐温40、吐温80、α-D-葡萄糖、D-果糖、葡萄糖酸、D-阿洛酮糖、D-核糖、D-山梨醇、蔗糖、海藻糖、α-酮戊二酸、L-乳酸、L-苹果酸、琥珀酸单甲基酯、丙酮酸、琥珀酸/丁二酸、D-丙氨酸、L-丙氨酸、L-丙氨酰-甘氨酸、L-天门冬酰胺、L-谷氨酸、甘氨酰-L-谷氨酸、甘油/丙三酸、腺苷、肌苷/次黄苷、尿苷。 | ||
具体用途 | |||
生物安全等级 | 四类 | ||
寄主中文名称 | |||
致病对象 | |||
致病名称 | 传播途径与感染方式 | ||
分离基物 | 土壤 | ||
采集地区 | 南极 菲尔德斯半岛 | 培养基编号 | 0444 |
培养温度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