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kermansia muciniphila(嗜黏蛋白阿克曼菌)

Akkermansia muciniphila(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简介

Akkermansia muciniphila(简称Akk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严格厌氧的肠道微生物,属于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它以肠道黏液层中的黏蛋白为食,通过降解黏蛋白来维持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并在代谢健康、免疫调节和疾病预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基本信息

  • 发现与分类:Akk菌于2004年被首次发现,是一种专性厌氧菌,主要寄居在人体肠道的回肠和结肠部位。
  • 生理特性:Akk菌能够利用肠道黏液层中的黏蛋白作为碳源和氮源,通过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和丁酸),调节肠道环境。
  • 在肠道中的比例:在健康人群中,Akk菌在肠道微生物群中占比可达3%-5%,但在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患者中,其丰度显著降低。

健康益处

  1. 代谢健康
    • Akk菌通过调节肠道黏液层的完整性,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炎症。
    • 研究表明,Akk菌能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对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 在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模型中,Akk菌可以减少体重增加、降低肝脏脂肪蓄积和血液中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
  2. 免疫调节
    • Akk菌能够通过激活免疫系统中的调节性T细胞,发挥抗炎作用。
    • 它还被发现可以减轻炎症性肠病(IBD)和结直肠癌(CRC)的症状。
  3. 神经系统健康
    • 在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中,Akk菌通过减轻神经炎症和促进神经发生,显示出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
    • 另一项研究发现,Akk菌及其代谢物丙酸可以通过GPR41和GPR43受体调控神经元线粒体分裂和自噬,从而维持阿尔茨海默病(AD)进展中的神经健康。

研究进展

  • 临床试验:2025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研究团队在《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了一项关于Akk菌治疗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补充Akk菌的疗效与患者肠道中Akk菌的基线水平密切相关。基线水平低的患者在补充Akk菌后,体重、脂肪量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降低。
  • 灭活菌的应用:研究发现,即使经过巴氏灭活处理,Akk菌仍能发挥健康益处,例如改善代谢和免疫功能。这一特性使其在食品和保健品中的应用更具潜力。
  • 新机制探索:内蒙古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Akk菌可以通过激活空肠上皮细胞中的AMPK通路,直接抑制脂质吸收,从而减少脂肪蓄积和改善代谢。

应用前景

  • 益生菌产品:Akk菌被认为是继乳酸菌和双歧杆菌之后的“下一代益生菌”,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可用于开发功能性食品、抗衰产品和体重管理产品。
  • 疾病治疗:Akk菌在肥胖、糖尿病、炎症性肠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的治疗效果已得到初步验证,未来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疗法。
  • 免疫治疗辅助:在癌症免疫治疗中,Akk菌被发现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Akkermansia muciniphila作为一种新兴的益生菌,不仅在基础研究中展现出多方面的健康益处,还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健康管理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